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yǎng) >> 學生獲獎 >> 正文
喜報!我院學生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再獲突破
2024年7月23日,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委員會公示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科學探究類)獲獎名單。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在競賽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5項,實現(xiàn)了獲獎數(shù)量和等級的雙突破。
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是在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生物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lián)席會和《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雜志的共同倡議與指導下,由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委員會設立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競賽,每年舉辦一屆。該項賽事于2021年入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工作組發(fā)布的“2020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是教育部認可的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也是唯一一個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水平大學生競賽。比賽重在考察學生的原創(chuàng)能力、實驗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及實驗研究過程,競賽級別高、參與人數(shù)多、完賽時間長、評審要求嚴。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有來自全國629所高校的16732個團隊、6萬多名學生、2萬多名指導教師參與。本屆競賽參賽團隊自去年7月開始報名,歷經(jīng)一年時間。近期經(jīng)過網(wǎng)絡初評、選手答辯和專家評審等環(huán)節(jié),競賽共產(chǎn)生一等獎372項,二等獎578項,三等獎1744項。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有2支隊伍成功入圍全國決賽,劉曉楠博士和李娟博士指導的《擬南芥SYP調控囊泡運輸?shù)姆肿訖C制》榮獲全國一等獎,劉婧博士和崔大勇博士指導的《IDD家族轉錄因子通過ABA途徑參與擬南芥干旱脅迫反應的機制研究》榮獲全國二等獎。
生命科學學院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積極推進“卓越拔尖計劃”。學院通過一系列創(chuàng)新舉措,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學生們在本次競賽中的出色表現(xiàn),是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學院積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的有益嘗試。學院將以此為契機,繼續(xù)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
序號 |
題目 |
學生團隊 |
指導教師 |
全國賽區(qū) |
1 |
擬南芥SYP調控囊泡運輸?shù)姆肿訖C制 |
崔心雨李艷曹書玲宋寶爍李鑫瑞 |
劉曉楠 李娟 |
一等獎 |
2 |
IDD家族轉錄因子通過ABA途徑參與擬南芥干旱脅迫反應的機制研究 |
吳書芹韓春鳳肖婉茹劉鑫超劉偉佳 |
劉婧崔大勇 |
二等獎 |
3 |
IDD-IIP1復合體參與調控擬南芥器官大小的分子機制研究 |
宋靜靜秦子淇陳兆宇張喜洋韓靜靜 |
束德峰 |
三等獎 |
4 |
擬南芥囊泡拴系蛋白EXO70A1與膜脂分子PI(4,5)P2在根毛頂端質膜的互作方式探究 |
朱月武炎樺徐安顏張銘?zhàn)┥蚺嗔?/p> |
馬龍 |
三等獎 |
5 |
氣候變化對中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地理分布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
王海瑩朱慧琪趙瑜瀅李瑞騰蘇芹 |
徐翔段廣有 |
三等獎 |
6 |
利用熒光標記進行膜蛋白亞細胞定位研究 |
宗夢晴肖曉紅周紫嫣王雪楊曉蝶 |
蔣蘇趙淑舉 |
三等獎 |
7 |
囊泡運輸亞基EXO70B調控側根發(fā)育機制研究 |
張延延辛嘉欣 |
謝傳恬高珊 |
三等獎 |
作者:劉曉楠
供稿審核:崔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