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建設 >> 科研平臺 >> 正文
過敏性疾病分子診斷研究中心
小兒過敏性哮喘是最常見的非傳染性兒科疾病。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的加劇,我國小兒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率持續增高,在十年間上升了60%。目前的主要診斷手段是通過臨床癥狀,血液常規,胸部X線檢查等診斷方法。這些傳統診斷方法對反復感冒造成的支氣管炎癥和過敏性哮喘的區分能力較低,且不適于小兒疾病診斷,因此,利用體液檢測樣本,尋找特異性分子探針,提高診斷的精確度,將對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成人哮喘的預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穩定存在于血液,尿液,腦脊髓液等體液中的循環小分子RNA(microRNA)被發現和多種疾病密切相關。microRNA參與腫瘤形成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過程,在診斷,分期,發展和治療等階段可以作為非侵入性生物標記物在體液樣品中被檢測到,因此在國際醫學界以及制藥行業正在受到廣泛關注,并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體液循環microRNA的檢測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歐美日本等醫療技術先進的國家也僅停留在基礎研究階段,沒有推廣到臨床應用階段。在特定疾病中的特定microRNA生物標記物還有待確定。
microRNA作為參與細胞間信息交流的一類單鏈非編碼的小RNA分子,它的功能主要是誘導基因沉默。microRNA調節與DNA甲基化修飾,組蛋白修飾一起形成表觀遺傳調控網絡,整合基因組信息和細胞內外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基因轉錄后調控。DNA甲基化的失調可導致基因表達的異常以及基因組穩定性的降低,已知抑癌基因的基因啟動子區DNA甲基化異常可導致抑癌基因的沉默,并且某些癌癥基因的DNA甲基化異常可以在血液樣品中被檢測。DNA甲基化的失調還會對免疫記憶產生影響,導致某些炎癥疾病的長期化。對microRNA和DNA甲基化為代表的表觀遺傳標志物的研究,將對未來的早期疾病診斷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研究中心的設立目的即為在全基因組水平上對個體遺傳學與表觀遺傳學調控網絡進行研究,尋找小兒過敏性哮喘的新型疾病標志物,開發簡便靈敏的早期診斷方法,建立個體化醫學早期疾病診斷的新型模式。本研究中心的設立,將我院已經積累的表觀遺傳學,免疫學,腫瘤學,動物抗性生理,神經生物學以及生物信息學基礎充分利用,促進本院學科間的交叉和互動,對研究資源的共享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對疾病診斷標志物的篩選中,我們將積極與我省醫院和科研院所開展共同合作,充分利用我省的醫療樣本資源,并將診斷方法積極推進到臨床,促進學術成果面向社會的轉換,培養一批能夠將基礎研究轉向臨床應用的專業人才。本研究中心結合我院已有的功能基因組平臺與高通量測序平臺,將對過敏性疾病體液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提高都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