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建設 >> 科研團隊 >> 正文
草畜一體化生態循環農牧業創新團隊簡介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創新團隊——“草畜一體化生態循環農牧業創新團隊”依托齊魯師范學院“動物健康養殖與創新研究團隊”和“濟南市園林植物分子育種工程實驗室”,圍繞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飼用型藜麥種質遺傳資源選育與現代化集約化羊場高質量均衡生產體系集成與示范,通過整合現有人員及引進相關方向的人才、逐步組建團隊。團隊負責人賈建磊,2020年8月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至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工作至今。團隊主要成員14人(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6人),團隊核心成員7人(均為1987年1月1日后出生,均具有博士學歷)。黃河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目前三角洲地區主要以耐鹽堿苗木培育為主,現代化草畜生產發展相對滯后,致使大范圍鹽堿地資源空置、利用率偏低,對當地生態循環農牧業均衡發展貢獻率不高。因此,基于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模式構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草畜生態一體化,打通“牧草培育-高效養殖-糞污處理-生態產品-品牌營銷”五位一體和“草畜一體化均衡生產產量最大化,生態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發展是當務之急。近五年,團隊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1項,青海省科技進步獎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8項。培養博士生2名(聯合培養),碩士生7名,本科生50余名,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團隊擬按照山東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戰略發展需要,結合養殖行業飼料端“禁抗”、養殖端“減抗、限抗”、產品端“無抗”體系的要求,在生態畜牧業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的聯系起來,通過技術手段,破解畜牧業生產中諸多技術瓶頸問題,主要從:⑴ 飼用型藜麥抗逆性狀篩選與應用,提高產量、口感、營養成分(核心與參與人員:陳存、劉曉楠、李娟、徐翔、曹子誼);⑵ 鹽堿地肉羊(山羊、綿羊)高質量養殖技術體系,實現肉羊均衡生產(核心與參與人員:賈建磊、李金金、朱睿斌、趙淑舉);⑶ 廢棄資源產業鏈生態循環縱向模式——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核心與參與人員:李金金、王藝雅、徐翔、段廣有、吳幗英);⑷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羊肉營養品質標準及質量評價(核心與參與人員:王藝雅、陳倩),促進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草畜一體化生態循環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