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工作 >> 學團工作 >> 正文
深入調研尋方法 社會實踐覓真知 ——生命科學學院“青歌”社會實踐服務隊暑期“三下鄉”開展調查研究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7月15日—19日生命科學學院結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高質量調研工作,以問卷調查、座談交流、實地走訪、采集樣本、深入考察等形式,調研長清區馬套村,沙河辛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社情民意,引導他們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黨建引領。“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是隊員們“三下鄉”期間聽到最多的話語,也深刻體會到這話的含義。馬套村黨總支書記肖舒榮、沙河辛村黨總支書記莊鵬就是這樣的帶頭人,他們堅持黨建引領,黨員發揮表率作用,帶領全村人努力奮斗,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肖舒榮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十年來,他完成了從一位私營企業家到黨支部書記的角色轉換,全身心地投身村莊建設,把馬套村建設成了全省乃至國內知名的鄉村旅游重點村,并帶領齊魯8號風情路一線八村,實現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沙河辛村黨總支書記莊鵬上任五年來,沙河辛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近20倍,成為集農業、工業、商貿業、服務業“四輪驅動”發展的經濟強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20萬元,增長到現在的300多萬元。變成經濟富美、環境優美、村莊靚美、民風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村莊。莊鵬扎根基層,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的精神品質,正是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真實寫照。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馬套村“兩委”利用自身資源特點,把種植茶葉作為突破方向,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起股份制茶葉加工廠。整合閑置民房辦民宿,打造古槐路文化街區,種植農業大棚搞采摘,挖掘紅色文化抓培訓,品味特色美食農家樂,形成了集生態旅游、采摘餐飲、民宿居住、教育教學、會議培訓等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實現了“文農旅商”融合發展,蝶變為產業強村。


沙河辛村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創新設立藍領務工服務中心,打造人力資本服務平臺。引入泉脈農業龍頭企業,實行“村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深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整合盤活閑置廠房,引進企業,解決農民就業;引入綠色健康智慧生態養殖模式,建設智慧現代漁業示范基地,產業發展一片向好。


鄉村振興,科技賦能。聚焦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把科技創新植入鄉村振興,走“科技強農、科技興農、科技富農”之路。長清區馬套村通過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傳發布信息,運用現代設備進行茶葉深加工并利用電商平臺銷售推廣,旅游民宿餐飲在網上訂單等方式,促進鄉村發展。沙河辛村利用電商資源力量,打造農產品展銷平臺和大槐樹農業自主品牌,為周邊村莊農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一網通辦”,極大方便了村民游客,提升辦事效率,推動了經濟發展。



通過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調查研究,隊員們收獲滿滿,找到了助力鄉村振興的方法和答案,達到了帶著困惑來,帶著辦法走;帶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的實際效果。

撰稿:黃佳欣、禚玉如、朱蕙琳
攝影:田博文
初審:張宏熙
復審:朱廣偉
終審:張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