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園地 >> 正文
共搭校地實踐育人平臺,同促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與臨淄區四部門共建大學生實踐基地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激勵青年學子培育為農情懷,提升助農本領,7月6日,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青語”社會實踐服務隊在指導老師黃玫的帶領下,赴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開啟了科技助農社會實踐活動。其間,淄博市臨淄區團委副書記宋炳舒、農業局副局長朱建軍、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文濤、朱臺鎮黨委副書記楊洋赴駐地看望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并與學院黨委書記張海龍、院長崔大勇、黨委副書記萬麗麗在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科參加了儀式。

淄博市臨淄區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文濤致辭中指出:社會實踐是青年學子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環節。臨淄區有著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學生們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理想舞臺。徐文濤對“青語”社會實踐服務隊扎根基層、科技興農、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和實踐成果表示肯定和感謝,他希望大學生們能深耕實踐沃土,踐行理想抱負,“把論文寫在臨淄大地上”。
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張海龍在講話中強調: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優秀專業人才的重任。社會實踐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理想扎根于現實的寶貴熔爐。企業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和實戰經驗,是實踐創新的沃土。他希望“青語”社會實踐服務隊的同學們能夠在實踐的土壤中汲取豐厚滋養,讓“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互激蕩,在“知行合一”的閉環中實現能力躍升,在服務奉獻中厚植家國情懷與人民立場。
隨后,朱臺鎮黨委副書記楊洋、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張海龍,為“齊魯師范學院‘大思政課’實踐基地”揭牌。淄博市臨淄區農業局副局長朱建軍、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崔大勇,共同為“齊魯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基地”揭牌。淄博市臨淄區團委副書記宋炳舒、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萬麗麗,為“齊魯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青語’社會實踐服務隊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基地的建立推動了校企深度融合,實現了人才與社會協同發展,為學生搭建了將創新思維、實踐技能和思政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廣闊平臺。


“青語”社會實踐服務隊以“將青春融入祖國,鄉村振興,強國有我”為行動綱領,充分發揮生物科學“國一流”專業優勢,圍繞"齊風廉韻鑄政清、科技助農促發展、數字電商廣銷道、農村研學助三產、心育禾苗潤成長、校企聯合繪錦圖”六大方向全方位助力農業農村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發展,在鄉村宣傳齊文化清正廉潔、勤勞智慧等優秀品質;深入農作物育種、種植、生產一線,針對農村農業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提出相應方法對策,幫助農民建立生態種植喂養綠色循環模式,助力糧食安全;立足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農業三產融合,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幫助農民拓寬銷售渠道;充分挖掘當地農業資源,與臨淄區兩所中小學建立合作,開展特色農旅研學項目;心系鄉村學生教育和心理健康,與臨淄區建立長期點對點合作幫扶,廣泛宣傳資助助學政策等。受到臨淄區人社局、農業局、團委和朱臺鎮政府的一致好評。他們用科技智慧賦能現代農業,用實踐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用厚德情懷書寫青春的華章。為當地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科技動能,為端穩中國飯碗注入青春智慧。
撰稿:黃玫、王泉文、張昱
攝影:管一藺、耿祖凱、梁天琦
初審:張宏熙
復審:萬麗麗
終審:張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