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山東省高校教師教學比賽二等獎獲得者——劉倩

劉倩(1982-),2007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自步入工作崗位以來,劉倩老師作為一線教師,一直勤勤懇懇、教書育人,至今已近13個年頭。在工作期間,劉倩老師積極參與各項教學教研活動,不斷磨練教學技能,并多次參加我校舉辦的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均獲得優異成績。
經學校推薦,劉倩老師于2019年1月至5月,參加了山東省第六屆“超星杯”高校教師教學比賽,并最終獲理科組二等獎,填補了我校在該賽事舉辦以來理科組獎項的空白。
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始于2014年,由山東省教育廳、教育工會主辦,山東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承辦。比賽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升”原則,以錘煉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為著力點,引導青年教師適應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變革,在競爭、展示和切磋交流中提升教學能力,為山東高等教育發展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
劉倩老師歷經校級比賽、山東省初賽、復賽,在全省總數676名初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最終晉級決賽。本次競賽由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教學反思三部分組成。決賽階段,每位選手選擇一門不少于2學分的參賽課程。在報名前需完成參賽課程20個學時的教學設計和對應的20個教學節段PPT。比賽現場選手從20個節段中隨機抽取參賽節段,面向評委完成20分鐘的課堂教學。并隨后進行2分鐘的教學反思現場闡述。
劉倩老師的參賽課程為《生物化學》,它是生命科學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也是學習生物學其他課程的最重要的基礎課,在生物專業知識結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通過與課程組成員共同推敲、比較,劉倩老師選定了最具代表性的20個知識點作為參賽節段進行準備。根據每一個教學節段的特點,劉倩老師精心制作了多種分子模型、彩色掛圖、板貼、思維導圖以及動畫、視頻等教學用具和數字資源。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得授課形式更加多樣化。而且在語言設計上反復琢磨,力求在20分鐘的比賽時間內能夠主次分明,有效的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展現出教師對課堂的把控能力。
在備賽期間,我院組建專家團隊,對劉倩老師的參賽課程進行不斷打磨。圍繞以學生為主體、能力為中心,結合學科特點和培養方向,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專業育人的教育理念。
比賽結束后,劉倩老師在教師座談會上對領導和同事在她備賽期間的關心和幫助,多次表示感謝。她坦言,這次比賽歷時半年多,跨度1個多學期。而且,除了備賽,還需要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在此期間,她得到了學院領導的全力支持,為她聘請多個教育領域的專家進行指導。同事們也經常與她進行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等方面的交流和探討,這帶給她很多教學設計的靈感。因此,這次獲獎,不應該是她個人的,而是整個學院的獲獎。
本次獲獎,展示了我院對于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投入以及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成果,也為我院在這一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同時,這次比賽讓老師們領略到了各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的不同風采,獲取經驗,總結不足,才能讓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進步,獲得更高的獎項。
